1. <tt id="x0dwg"></tt>
    2. <tt id="x0dwg"></tt>
      <tt id="x0dwg"><form id="x0dwg"><label id="x0dwg"></label></form></tt><cite id="x0dwg"><form id="x0dwg"></form></cite>

          <cite id="x0dwg"><noscript id="x0dwg"></noscript></cite>

            <video id="x0dwg"><menuitem id="x0dwg"><strike id="x0dwg"></strike></menuitem></video>
              人民網首頁

              共和國大將的1927

              張麗
              2021年11月02日08:07 | 來源:學習時報
              小字號
              原標題:共和國大將的1927

                1927年,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北伐戰爭取得了巨大勝利。但隨后蔣介石、汪精衛等國民黨反動派發動反革命政變,大肆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。在與反革命勢力展開殊死搏斗之際,28年后成為共和國大將的革命者們或者直接參加南昌起義,或者聽從黨組織安排開展其他形式的革命活動,或者歷經坎坷輾轉加入中國共產黨,投身于波瀾壯闊的革命大潮。

                直接參加南昌起義

                20歲的粟裕在其家鄉湖南省會同縣擔任農民協會籌備處主任。馬日事變后,他在黨領導的北伐軍第24師教導大隊接受訓練,并于1927年6月正式成為中國共產黨黨員。在黨中央作出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決議以后,粟裕參加了南昌起義,擔任起義軍總指揮部警衛隊班長,與戰友們協同完成了策應朱德領導的國民革命軍第3軍軍官教育團起義的任務。在與敵人激戰過程中,他頭部中彈不省人事,在戰友的幫助下才得以脫險并追趕上起義部隊。

                24歲的陳賡在北伐軍第2方面軍擔任特務營營長,同時指揮著武漢市工人糾察隊。他是湖南湘鄉人,并已于1922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。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,陳賡以他所掌握的武裝力量保障了黨的五大在武漢安全召開。汪精衛七一五“分共”后,陳賡聽從黨組織安排直接參加了南昌起義,負責起義總指揮部的保衛工作。因在與敵人激戰中身負重傷,他不得不四處求醫。

                21歲的譚政同樣來自湖南湘鄉。他在念書期間不僅自覺接受《新青年》等進步刊物所宣傳的先進思想、積極參加反帝愛國運動,而且熱切希望投入到火熱的國民革命實踐中。在同窗陳賡的幫助下,他于1927年3月在漢口加入國民革命軍第4方面軍總指揮部特務營。特務營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一支革命武裝,譚政接觸到不少共產黨員并進一步吸取了進步思想。在反革命集團進行大清洗的白色恐怖籠罩之下,譚政緊緊跟隨黨組織步伐,毅然參加了南昌起義。此后,他又參加了毛澤東領導的湘贛邊界秋收起義,隨部隊到達井岡山,于1927年10月加入了中國共產黨。

                19歲的許光達在國民革命軍第4軍擔任炮兵營見習排長。他是湖南省長沙縣人,于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。1927年8月,他奉命由九江赴南昌參加起義。雖然他到達南昌時起義部隊已經撤離,但此后他在江西寧都追趕上了擔任起義軍后衛的第25師周士第部。他被編入該師第75團3營11連任排長,很快就投入了會昌戰斗。

                在黨組織安排下開展革命活動

                27歲的徐海東在國民革命軍第4軍擔任炮兵營見習排長。他是湖北省黃陂縣徐家橋村(今屬大悟縣)人,于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。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,軍隊內部左翼人士遭到迫害,他在黨組織安排下離開軍隊潛回家鄉。在黃陂,徐海東被任命為河口區農民自衛軍隊長。他通過創建黨支部、秘密發展黨員、組織游擊隊發展革命勢力,有力地打擊了地主反動武裝。針對革命隊伍渙散、思想落后、紀律性差等問題,他為農民自衛軍制定了4條紀律:集合不準說話、不許穿長袍、不許吃鄉親的東西、不許打罵鄉親。

                25歲的黃克誠已于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。他勇于參加北伐戰爭,在國民革命軍第8軍擔任營、團政治指導員。大革命失敗后,黃克誠奉命回家鄉湖南省永興縣秘密從事農運工作。當時中共永興縣特別支部盲目執行中共臨時中央“左”傾盲動主義,決定組織農民武裝暴動。黃克誠對革命的客觀形勢作出了審慎的判斷,他認為暴動時機尚不成熟,并向黨支部提出了先做群眾工作、積聚革命力量,再根據條件適時舉行暴動的正確主張。

                24歲的蕭勁光來自湖南長沙。他分別于1922年、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國民黨,并于1925年被正式任命為國民革命軍第2軍第6師黨代表,被授予中將軍銜。四一二反革命政變發生后,蕭勁光旗幟鮮明地與反革命勢力進行斗爭。他在南京宿松天主教堂召開的第6師討蔣大會上,痛斥蔣介石背叛革命的罪行,喊出了“反對獨裁”“打倒蔣介石”等口號,受到了官兵的熱烈響應。七一五“分共”后,蕭勁光按照中共黨組織的指示于1927年到蘇聯列寧格勒軍政學院,系統學習軍事理論和政治理論知識。

                35歲的張云逸在國民革命軍第2方面軍第4軍第25師擔任參謀長。他是廣東省文昌縣(今屬海南。┤,已于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。四一二反革命政變發生后,張云逸根據黨組織的指示,繼續留在國民革命軍內部從事黨的秘密工作。在他的秘密掩護和大力支持下,他所在部隊大部分人參加了共產黨領導的南昌起義。

                22歲的王樹聲在其家鄉湖北省麻城縣擔任農民協會組織部部長。經中共麻城縣秘密組織的發展,他已于1926年成為一名共產黨員。四一二反革命政變發生后,麻城逃竄在外的反動土豪劣紳糾集上萬反動勢力進攻革命區,制造了震驚全國的麻城慘案。值此危亡之際,王樹聲受中共麻城縣委委派只身突圍去武漢求援。在王樹聲的指引下,援軍很快便解了麻城之困。國共徹底決裂后,針對日漸猖狂的反動勢力,王樹聲根據八七會議精神參與組織領導了“九月暴動”,并于1927年11月率部參加了黃麻起義。

                輾轉成為一名共產黨員

                毛澤東評價羅瑞卿:往身邊一站,就感到十分放心。天塌下來,有他頂著。這位從四川南充走出來的民族脊梁,在1927年有著不同于其他大將的經歷。1926年羅瑞卿以優異的成績考入黃埔軍校武漢分校,成為國民革命軍中的一名士兵。1927年5月,他參加了反擊叛軍夏斗寅部進攻武漢的戰斗。在革命與反革命勢力激烈斗爭的漩渦中,他逐漸認清了舊軍隊的腐敗本性,并從舊軍隊中脫離出來。他多次想加入中國共產黨,但“苦于不得其門”,一直沒有機會入黨。在輾轉找尋黨組織的路途中,又因病幾經生死。通過不懈努力,羅瑞卿于1928年在上海找到了黨組織并如愿成為了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。

              (責編:劉圓圓、代曉靈)

            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

              返回頂部
              手机网上购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