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<tt id="x0dwg"></tt>
    2. <tt id="x0dwg"></tt>
      <tt id="x0dwg"><form id="x0dwg"><label id="x0dwg"></label></form></tt><cite id="x0dwg"><form id="x0dwg"></form></cite>

          <cite id="x0dwg"><noscript id="x0dwg"></noscript></cite>

            <video id="x0dwg"><menuitem id="x0dwg"><strike id="x0dwg"></strike></menuitem></video>
              人民網首頁

              殲滅“北極熊團”

              ——記開國少將彭德清

              2021年10月28日08:40 | 來源:人民政協報
              小字號
              原標題:殲滅“北極熊團”

              他在長津湖戰役中,率部殲滅美步兵第7師第31團、第32團第1營和師屬第57炮兵營共1個加強團的兵力,第31團“北極熊團”團旗亦被其部繳獲。該團旗珍藏于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內。

              他就是開國少將彭德清。

              據相關文史資料記錄,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中,27軍擔負的任務是與20軍一起圍殲美陸戰1師和美7師。軍長彭德清的部署是:27軍80師和81師一個團攻擊新興里的美7師31團;27軍79師攻擊柳潭里的陸戰1師2個團;81師主力則阻擊美7師后續部隊北援;27軍94師為預備隊。

              與美軍的優勢火力和裝備相比,志愿軍的火力不僅弱,而且缺乏御寒裝備。當時長津湖地區的溫度已降到零下40℃,戰斗還沒打響雙方就出現了大量的減員,而志愿軍的凍傷人員更是數倍于美軍。

              在《緬懷老首長宋時輪同志》一文中,彭德清還親筆還原了經過:奉命出兵時,第27軍正在杭嘉湖一帶開展渡海登陸作戰訓練,一下子從濕熱的江南水鄉轉戰零下40℃的高寒地區,部隊的御寒物資、糧食補給等后勤保障都十分短缺。不少人還染上了血吸蟲病,戰斗力大受影響。

              但在這樣嚴峻的形勢下,為了抓住戰機,志愿軍仍奮勇出擊。

              在美軍猛烈的火力下,志愿軍傷亡慘重。雙方在各個高地上殊死爭奪,戰斗一時陷入膠著。經過仔細判斷,彭德清決定改變戰法,集中力量先攻下力量較弱的新興里之敵,并于11月30日夜向新興里發起猛攻。新興里守軍為美7師31團3營及團直屬隊、32團1營和57炮兵營組成,由31團團長麥克萊恩指揮。志愿軍集中所有火力發起了一波一波的猛烈進攻,四面八方都響起了令美軍心驚膽戰的軍號和哨子聲。直至第二天天亮,美軍在空軍掩護下,進行全力突圍。但志愿軍層層阻擊,一直打到長津湖邊,終于殲滅了這支美軍。31團團長麥克萊恩被擊斃,團旗被繳獲。

              此役也成了整個抗美援朝戰爭中,中國人民志愿軍殲滅美國陸軍團級戰斗單位的唯一一個戰例。

              寒冷而艱險的長津湖血戰,給彭德清的戎馬生涯留下了深刻的冰雪烙印,他曾多次在文章中回憶,或和家人提及。

              在彭德清二女兒彭平平撰寫的文章《彭德清:全殲美軍王牌“北極熊團”》中,記述了父親的作戰故事,其中有不少鮮為人知的生動細節。例如,為了戰勝饑餓和嚴寒,彭德清在營地進行了一系列“發明創造”:他挖掘簡易工事宿營,既取暖又防空,很快在全軍推廣;他發明了保暖實用的“兩用手腳套”,可以在行軍時套手、休息時套腳,他還與戰士們一起縫制棉衣褲。

              彭德清三女兒彭小秋曾提到,晚年的父親曾多次夢回長津湖,彌留之際,彭德清常常夢到新興里的刺骨冰川、皚皚白雪,戰場上浴血沖鋒的先遣連、突擊連,以及封凍在雪地里的“冰雕戰士”。

              廈門黨史研究者彭炳華介紹,彭德清曾領導閩南游擊戰場、參與孟良崮戰役等,因此,在抗美援朝的山地戰中,他精于打伏擊和夜戰,多次運用梯隊掩護,突破敵軍包抄?谷諔馉帟r期,彭德清擔任團長兼政委的新四軍1師3旅7團,被譽為“一代勁旅”,后來,在蘇中七戰七捷、淮海決戰、渡江戰役中,彭德清率部隊打了不少硬仗。(本報記者 照寧)

              (責編:王珂園、宋美琪)

            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

              返回頂部
              手机网上购彩